淮安市智慧城市与虚拟现实重点实验室
2025年02月06日 00:00  

一、实验室概括

“淮安市智慧城市与虚拟现实重点实验室”于20169月由淮安市科技局批准立项建设,20204月建设完成并顺利通过验收。实验室主任为陈晓兵教授,位于淮阴工学院11号楼三楼,面积约300平方米。实验室以智慧城市建设为背景,结合虚拟现实与仿真技术,针对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数字城市建模、智能电网安全、智能交通视频监控、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虚拟制造等领域的技术研究和应用开发,组建项目平台,开展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以提高学校科研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以开展智慧城市和虚拟现实及相关技术研究和应用为重点,依托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车辆与交通虚拟仿真实验中心”,为“智慧淮安”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平台。

二、研究方向

2.1数字城市建模与仿真方向

(1) 三维点云目标检测方法。

(2) 交通视频提取技术

(3) 交通视频中车辆跟踪技术

2.2 智能电网安全与云计算方向

(1) 基于S变换的故障测距与高精度特征提取

(2) 配电网标准仿真模型实例化时频模接地故障定位建模

(3)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故障分类智能化与云计算的动态测试与分析系统

2.3个性化虚拟制造与VR方向

(1) 智能网联汽车HMI虚拟化设计

(2) 三维模型自适应重建技术

(3) 基于特征区域最小能量的局部变形技术

三、科研团队

实验室现有现有专职研究人员24人,团队中教授8人,副教授12人、博士18人、硕士生导师16人,师资结构合理,团队中教师都拥有工程资质背景。团队方向方向带头人:

高尚兵,博士,淮阴工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嵌入式仪表及系统技术分会理事,IEEE会员,江苏省人工智能专委会委员,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主要从事图像分割和目标检测等方面的研究。

陈晓兵,博士,淮阴工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省双创博士,苏北发展特聘专家。主要从事CAD/CAM、计算机图形学、虚拟现实等方面的研究。

潘志庚,淮阴工学院特聘教授。中国图像图形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图像图形学会虚拟现实专委会名誉主任、中国系统仿真学会娱乐仿真专委会主任、浙江省娱乐与创意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虚拟现实、数字博物馆、互动艺术、数字娱乐与游戏等。

四、取得成果

重点实验室制定了一系列实验室运行管理制度,为实验室开展产学研和运转提供了制度保障。围绕实验室建设方向,开展了多学科的前瞻性复合式研究,产出了一批高水平的成果和知识产权。采取引培并重的人才培养与管理机制,培养了一支高水平的研究队伍。实验室在开展学术论坛、科技讲座、校企项目合作、科技咨询等方面为企业开展技术咨询服务,为政府、企业解决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技术难题,建成了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产、学、研一体的重点实验室,为智慧淮安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1) 培养研究骨干8名,按照实验室建设方向形成一支43人的研究团队;

(2) 发表SCI/EI论文30篇,其中SCI收录25篇;

(3) 申请专利18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15项,开发原型系统10套,获批软件著作权10件;

(4) 21家企业开展技术咨询和服务60余次;

(5) 和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20项。

五、典型案例

高精度特征采集终端面向电网质量安全监测领域,实验室研制的高精度特征提取的微型相量测试终端µPMU下图所示。该终端的主要功能有:高精度宽动态范围信号采集、基于GPS/北斗全球定位和采样同步、基于4G的高速数据传输、基于IEC101规约的数据传输、基于COMTRADE格式录波数据存储。

  个性化虚拟制造与VR平台:面向智能制造领域,运用人工智能和虚拟设计捕获用户个性化需求,并通过VR技术体验虚拟产品,用户能够精准地从多角度、层次的表达真实的需求和感受,在此基础上获得虚拟产品的设计模型,利用虚拟产品制造、3D打印等技术快速生产出原型产品,直至产生出高度吻合用户需要的个性化产品。



 

Copyright ?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淮阴工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版权所有   江苏省淮安市枚乘东路1号北园11号楼   电话:0517-83591046 邮编:223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