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知识问答
2025年10月11日 12:45  

一、什么是审核评估?

《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教高〔20119)规定了五位一体的评估制度,其中审核评估是院校评估的一种模式。审核评估是由政府主导,针对2000年以来参加过院校评估并获得通过的普通本科高校开展的制度性评估。

审核评估不同于合格评估和水平评估。合格评估属于认证模式评估,达到标准就通过。水平评估属于选优模式评估,主要是看被评估对象处于什么水平,重点是选。审核评估主要看被评估对象是否达到了自身设定的目标,国家不设统一评估标准,结论不分等级,形成写实性审核报告。审核评估的重点是引导学校建立自律机制,强化自我改进,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二、什么是新一轮审核评估?

高等教育评估是我国一项持续推进40年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制度,是政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管理高等教育质量,督促高校落实国家各项教育政策的综合性管理手段,是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一轮审核评估是相对于2013-2018年组织实施的审核评估(以下简称上轮审核评估)而言的。2021121日,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启动了新一轮审核评估。新一轮审核评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对接新时代教育评价、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要求,引导督促高校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本科人才培养规律,聚焦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新一轮审核评估不是另起炉灶,而是上轮审核评估的延续、改进与升级。新一轮审核评估的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评估导向的变化。强调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二是评估内涵的变化。变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为本科教育教学评估,突出教育与教学的有机结合;三是评估类型的变化。采取柔性分类方法,提供两类四种评估方案和不同指标模块供高校自主选择;四是评估方法的变化。采取线上与入校一体化评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明察与暗访相结合等方式,当好医生教练,为学校诊断把脉,突出评估为学校服务;五是评估功能的变化。突出评估的激励作用和约束作用,强化评估结果使用和督导复查,为教育行政部门决策、精准开展工作提供参考。

三、什么是五位一体的评估制度?

新时期确立的五位一体高校本科教学评估制度是以高校自我评估为基础,以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测、院校评估、专业认证及评估、国际评估为主要内容,政府、学校、专门机构和社会多元评价相结合的教学评估制度。

一是强调高校自我评估,强化高校的主体地位和质量意识。要求高校建立有效的校内教学质量监测和调控机制,建立本科教学自我评估制度,在此基础上形成本科教学年度质量报告,并使质量报告发布形成制度化、常态化。

二是建立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实行高校教学质量的常态监测。通过建立学校、地区教学基础状态数据库,形成常态监控机制,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布一些核心数据,加强对状态数据的分析,充分发挥状态数据库在学校自查、政府监控、社会监督中的重要作用。

三是分类开展院校评估,引导高校合理定位,促进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院校评估分合格评估和审核评估两类,接受合格评估通过的学校,5年后进入审核评估。对院校的评估是政府委托评估机构组织的,是带有必须性质的评估。

四是开展专业认证及评估,增强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适应性。一方面鼓励专门机构和行业用人部门对高校的专业进行评估,促进培养与职业准入资格制度相衔接;另一方面,积极推进与国际标准实质等效的专业认证,提高我国这些专业的办学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五是鼓励开展国际评估,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水平。鼓励有条件的高校聘请国际高水平专家对本校学科专业进行国际评估,同时探索与国际高水平教育评估机构合作,积极进行评估工作的国际交流,提高评估工作水平。

四、新一轮审核评估的工作目标是什么?

新一轮审核评估的工作目标可概括为“1235”1个根本:立德树人根本;2个地位: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本科教育教学核心地位;3个理念: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5个度: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度,社会需求的适应度,师资和条件的支撑度,质量保障运行的有效度,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同时,强化学校的主体意识,加强质量文化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

五、新一轮审核评估方案主要解决什么问题?

新一轮审核评估方案紧扣上一轮审核评估存在的短板及新时代本科教育要求进行优化改进,回应政府关切、社会关注、高校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一是立德树人导向不够鲜明。针对高校落实立德树人软、弱、碎,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还没有完全贯通到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的问题,新《方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立德树人指导思想,把立德树人融入评估全过程、全方位,强化立德树人基础、指标和制度建设,建立立德树人负面清单,加强学校办学方向、育人过程、学生发展等方面的审核,引导高校构建三全育人格局,坚持以本为本、落实四个回归,强化教育教学内涵建设和质量文化,真正让立德树人落地生根。

二是五唯评价顽疾。针对高校在科研评价和人才评价方面存在的五唯顽疾,新《方案》全面加强办学方向、育人过程、学生发展、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审核,引导教师潜心教书、安心育人。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结合,注重帽子教师对本科人才培养的贡献,强化多元主体评价,从不同角度了解在校生学习体验和学校人才培养情况。

三是评估分类有待加强。针对上一轮审核评估坚持用自己的尺子量自己方面存在的国家尺子过粗、高校自设尺子不清晰的问题,新《方案》围绕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多样化需求,采取柔性分类方法,按类型把尺子做细,提供两类四种评估方案,引导一批高校定位于世界一流,推动一批高校定位于培养学术型人才,促进一批高校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同类型常模比较长短,高校可以自主选择多个类型的常模数据作比较分析,从而进一步找准所处坐标和发展方向。

四是评估负担相对偏重。针对上一轮审核评估存在审核指标多、环节多、时间长的问题,新《方案》坚持减轻评估负担,增强评估效能。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实行线上线下评估一体化,精简入校评估专家人数、天数、环节,免检已通过教育部认证(评估)并在有效期内的专业(课程),减轻高校评估负担,打造菜单式、可定制的评估工具,与学校一起制定个性化评估考察方案,落实高校评估自主选择权。

五是评估结果刚性不强、硬度不够。强化评估整改,让评估长牙齿。把上轮评估整改情况作为申请受理门槛条件,列出问题清单,建立回头看随机督导复查机制,咬住问题清单一纠到底,对整改期内突破办学规范和办学条件底线的高校,采取约谈负责人等问责措施,切实让评估整改硬起来

六、新一轮审核评估有哪些程序?

新一轮审核评估程序包括评估申请、学校自评、专家评审、反馈结论、限期整改、督导复查。

(一)评估申请。高校需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包括选择评估类型和评估时间。中央部委高校(包括部省合建高校,下同)向教育部提出申请。地方高校向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其中申请参加第一类审核评估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向教育部推荐。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教育部评估专家委员会)审议第一类审核评估参评高校。

(二)学校自评。高校成立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审核评估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主体责任,按要求参加评估培训,对照评估重点内容和指标体系,结合实际和上一轮评估整改情况,制定工作方案,全面深入开展自评工作,形成《自评报告》并公示。

(三)专家评审。评估专家统一从全国审核评估专家库中产生,人数为15-21人。原则上,外省(区、市)专家人数不少于评估专家组人数的三分之二、专家组组长由外省(区、市)专家担任。采取审阅材料、线上访谈、随机暗访等方式进行线上评估,在全面考察的基础上,提出需要入校深入考察的存疑问题,形成专家个人线上评估意见。专家组组长根据线上评估情况,确定5-9位入校评估专家,在2-4天内重点考察线上评估提出的存疑问题。综合线上评估和入校评估总体情况,制定问题清单,形成写实性《审核评估报告》。

(四)反馈结论。教育部和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分别负责审议《审核评估报告》,通过后作为评估结论反馈高校,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对于突破办学规范和办学条件底线等问题突出的高校,教育部和有关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采取约谈负责人、减少招生计划和限制新增本科专业备案等问责措施。教育部每年在完成评估的高校中,征集本科教育教学示范案例,经教育部评估专家委员会审议后发布,做好经验推广、示范引领。

(五)限期整改。高校应在评估结论反馈30日内,制定并提交《整改方案》。评估整改坚持问题导向,找准问题原因,排查薄弱环节,提出解决举措,加强制度建设。建立整改工作台账,实行督查督办和问责制度,持续追踪整改进展,确保整改取得实效。原则上,高校需在两年内完成整改并提交《整改报告》。

(六)督导复查。教育部和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以随机抽查的方式,对高校整改情况进行督导复查。对于评估整改落实不力、关键办学指标评估后下滑的高校,将采取约谈高校负责人、减少招生计划、限制新增本科专业备案和公开曝光等问责措施。

七、如何以审核评估推动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新一轮审核评估把有效推动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作为主线不动摇,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前瞻性、协同性综合改革,形成全局性改革成果。

一是坚持以评估思想理念引导改革。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全面对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国际先进理念,将其作为引领整个评估工作的核心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潜能,刻苦学习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要素,强调教育产出质量,以质量保障机制和能力为评估重点,促进学校及时发现问题并持续改进。

二是坚持以评估要点指标推动改革。坚持对标新时代本科教育质量要求,加强对思政教育、本科地位、学生发展、卓越教学、双创教育等方面的审核,引领本科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创新,让教学改革动起来,推进高校在体制机制改革、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改革等重点领域取得改革新进展,实现改革新突破。

三是坚持以评估政策资源支持改革。增设审核评估问题清单,特别针对全面排查出的本科教育教学薄弱环节及主要问题,采取台帐销号方式一抓到底。实行限期整改,落实督查督办和问责制度,教育部和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以随机抽取的方式,对高校整改情况和关键办学指标进行督导复查,持续追踪整改进展。开展本科教育教学示范案例收集和推广,帮助其他高校提升本科教育教学质量。

八、新一轮审核评估《自评报告》撰写要求是什么?

《自评报告》的撰写一定要建立在学校所开展的全面的自评工作的基础之上,报告内容应通过院系、相关职能部门和直附属单位自评提供的详实数据、事实等来表述,与学校所填报的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相一致。《自评报告》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审核重点,避免包含与审核重点无关的内容。第二类审核评估的《自评报告》中对本科教育教学工作情况,在办学方向、培养过程、教学资源、教师队伍、学生发展、质量保障等方面举措和成效的描述要准确客观,对存在问题与原因的分析要深入透彻,提出的改进措施要具体可行。《自评报告》文字描述应简练准确,图表应清晰详实。《自评报告》的撰写可参考自评报告撰写模板,字数不超过规定要求(第二类审核评估中研究型、应用型高校控制在3万字),其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以及改进措施不少于自评结果部分的三分之一。

九、新一轮审核评估中的“1+3+3+2”报告是什么?

新一轮审核评估以多维立体的视角全面客观地评价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探索建立了以《自评报告》为主体,以《本科教学状态数据分析报告》、《在校生学习体验调查报告》、《教师教学体验调查报告》

3份过程性报告和《本科生就业数据分析报告》、《本科毕业生跟踪调查报告》、《用人单位跟踪调查报告》3份结果性报告为两翼,辅以《专业评估与专业认证情况报告》、《本科毕业论文抽检结果与优秀认定情况报告》2份评估情况报告的“1+3+3+2”多维立体评价体系,从学校、教师、在校生、毕业生用人单位等多元多维视角更加全面、客观、系统地呈现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情况,形成招生-培养-就业全链条联动的质量闭环评价反馈和持续改进机制,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

十、高校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怎样在审核评估中科学体现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对新时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积极回应。审核评估中如何科学体现立德树人,主要包括:一看学校的办学方向,二看学校三全育人体系建设情况;三看学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情况;四看在学校各项工作中是否体现了把立德树人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标准(例如教师评聘、考核、评优等)。



 

Copyright ?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淮阴工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版权所有   江苏省淮安市枚乘东路1号北园11号楼   电话:0517-83591046 邮编:223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