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与软件工程暑期社会实践团探访扬州漆器和玉雕非遗项目
2025年08月09日 10:59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近日,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匠心织梦广陵实践团先后赴扬州漆器厂及珍宝馆开展调研。在漆器厂,成员们详细考察了漆器制作的全流程工艺,见证传统漆艺在现代生产中的坚守与革新;在珍宝馆,通过观摩历代漆器珍品,直观感受扬州漆器的艺术成就与文化内涵。至此,为期三天的扬州非遗传承实践活动圆满结束,团队对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形成了更深刻的认知。

6E4E6

匠心织梦广陵实践团转至漆器厂。展厅内,雕漆的红亮厚重与雕玉的莹润剔透交相辉映:有的作品历经百层髹漆,漆面如镜映出时光沉淀的光泽;有的则以玉石镶嵌,在光影中流转着温润的质感。成员们放慢脚步,近距离端详每件作品的纹样肌理——从缠枝莲纹的流畅弧度,到几何图案的精准对称,细细品味“千磨万漆”背后的工序繁复,不时为匠人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发出赞叹。

在点螺工艺展示区,成员们驻足良久,目光紧紧追随着漆艺师手中的创作。案台上,一排排已打磨好的螺钿薄片整齐码放,薄如蝉翼的片材在灯光下流转着虹彩般的光泽,或青或蓝,或金或紫,皆是自然造化与匠人打磨的结晶。成员特意用高速摄影机记录下这精妙瞬间:匠人指尖与镊子的默契配合,薄片贴合胎体时的细微反光 ,以及图案从零散片材到浑然一体的蜕变过程,每一帧都藏着极致的匠心。

围绕着漆器的制作过程和创新发展,成员们特意采访了年轻一代的漆艺大师。“创新的方向,目前还在寻找,现在以文创和一些小物件例如小杯子为主进行创新。创新不是丢了老根,是让老手艺能融进现在的日子。”大师的话让成员们更清晰地理解了:所谓匠心,既是对手工温度的坚守,也是让传统技艺与时代需求对话的智慧

62614

扬州非遗珍宝馆聚焦“玉雕”这一国家级非遗(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系列展陈与活态体验,让千年“扬州工”在新时代焕发新生。

匠心织梦广陵实践团进入扬州非遗珍宝馆,在馆中工作人员的带领下,逐步给我们介绍各类玉雕,馆内玉雕展品以“浑厚圆润、灵秀精巧”为特色,其中《螳螂白菜》(江春源设计、时庆梅制作)堪称“镇馆之宝”——玉料经细腻刀法雕琢,白菜叶片的鲜嫩纹理、螳螂肢体的灵动姿态跃然眼前,将“扬州工”的极致匠心展现得淋漓尽致;馆内还设有玉雕大师工作室,通过活态展示让游客近距离观察选料、设计、雕刻的全过程,推动非遗从“静态展示”走向“活态传承”。

扬州非遗珍宝馆负责人介绍,未来将进一步通过数字化手段(如动态GIF展示、数字藏品开发)让玉雕作品“活”起来,并结合文创产品设计,让传统技艺更贴近年轻群体,助力“扬州工”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Copyright ?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淮阴工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版权所有   江苏省淮安市枚乘东路1号北园11号楼   电话:0517-83591046 邮编:223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