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下午,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在枚乘路校区11403会议室举办以“AI赋能教育创新——基于DeepSeek的高效教学科研实践”为主题的学术报告会。本次活动旨在探讨如何通过DeepSeek平台及AI智能工具高效辅助教育教学、科研课题申报、专业建设及教改科研论文撰写等工作,提升教师教学科研效率与创新能力,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书记、软件工程系主任张正伟副教授应邀作主题报告。

会上,张正伟以“AI驱动教学科研创新”为主线,结合实例演示了如何通过DeepSeek及AI智能工具快速完成专业建设申报书、课程建设方案、教改课题及科研论文的框架搭建与内容优化,并重点讲解了如何利用相关AI工具生成技术路线图、流程图、统计图表等可视化材料,为参会教师提供了“一站式”智能解决方案。张正伟说,AI工具的应用需注重“人机协同”,教师应发挥自身专业判断力,对AI生成内容进行审核与调整。他以教改论文撰写为例,展示了如何通过DeepSeek生成初稿后,结合Kimi优化逻辑表达,借助Mermaid工具生成研究数据对比图,最终形成高质量的教研成果。

参会教师纷纷表示此次分享会为教学科研工作提供了全新思路,将尝试利用AI工具融入日常教学设计与科研实践,探索更多创新应用场景。
学院孙成富副院长在总结中指出,AI技术正深刻改变教育生态,学院将持续推进“智能+”教学科研模式,鼓励教师积极拥抱技术变革,以DeepSeek等AI工具为支点,提升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能力,为学院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学院计划开展系列专题培训,进一步推动教育智能化转型。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全体专任教师参加了报告会。